新闻中心

NEWS

我国新能源发展方向和目标

首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资讯

在碳中和愿景下,能源发展目标将以“新能源”+“智能源”体系为主,其具有智能化、清洁化和高效化能源体系特点,同时能源体系的形态、技术、结构、管理等主体要素将发生转变:① 能源形态,将从高碳排放的化石能源向低碳或无碳排放的新能源转变;② 能源技术,将从能源资源型转变为能源技术型,即技术优势替代资源优势成为能源技术的主导;③ 能源结构,以天然能源为主的一次能源消费将被二次能源消费取代主导地位;④ 能源管理,传统式能源管理将逐步被智能化平衡式管理所替代。


 碳中和学提出“节能提效”“化石能源低碳化”“清洁能源规模化”“终端用能电气化”“能源系统智慧化”等减碳路径,加大新能源利用是实现清洁能源规模化主要手段,也是实现碳中和目标的必由之路 。


我国产业结构偏重、能源结构偏煤,更要加大新能源的利用,这对于调整我国能源供给方式,促进能源结构转型,最终实现我国能源独立意义重大。


新能源是实现碳中和的主要途径 

能源作为推动文明发展的基石,在人类文明发展历程中经历 3 次大的转型:第 1 次转型是从薪柴时代向煤炭时代转型,第 2 次转型是煤炭时代向油气时代转型,目前全球正在经历第三次能源转型——由化石能源向新能源转型。


前 2 次能源转型推动了传统工业化进程的历史性跃进,而碳中和驱动的第 3 次能源转型具备清洁化、低碳化的发展趋势,并将在低碳工业化进程的推动中发挥重要角色。伴随着世界能源工业中的化石能源消费结构持续调整,新能源消费占比不断升高。截至 2021 年,全球能源消费中石油占比 31%、天然气占比 24%、煤炭占比 27%、新能源占比 18%,形成了“四分天下”的全新能源格局。


当前,煤炭、石油、天然气和新能源 4 种主要能源都进入了各自新的发展时期:煤炭对应“转型期”;石油对应“稳定期”;天然气对应“鼎盛期”;新能源的消费量和占比稳步上升,已经跨入了“黄金期”。


当前,新能源的市场竞争力逐步稳定上升,且成本具有逐年缓慢降低的发展趋势。相较于高成本的传统化石能源,“成本领先”这一关键竞争要素从根本上对新能源产业的发展以及传统能源的替代起到了决定性的推动,也是第三次能源转型的重要“内驱力”。 


世界主要经济体均加快以新能源为主的能源结构转型调整,构建绿色、低碳、安全、高效的新型能源供应体系。目前,以新能源为主的能源结构转型调整在全球各个国家和地区能源清洁化进程中正在加速展开。


欧盟能源供给不足,消费总量已达峰值;1981—2020 年,其能源对外依存度由 40% 上升到 46%,能源总产量由 9.9 亿吨油当量上升到 10.0 亿吨油当量,消费量由 16.6 亿吨油当量上升到 18.6 亿吨油当量。欧盟化石能源匮乏,主要靠大力发展新能源,其新能源消费量在全球新能源消费总量中占比达 28%,为世界最高。


美国作为能源高消费、高产量型的发达国家,化石能源资源充足,能源供需均衡,其能源转型的中长期战略是减少原煤、稳定原油、加快天然气上产、做大新能源,始终致力于加大新能源发展。日本和韩国化石能源资源匮乏,能源对外依存度均高达 94%。


日本制定了三阶段建设“氢能社会”发展蓝图,韩国则致力打造“氢经济”。 


中国以煤炭为主“一大三小”到以新能源为主“三小一大”跨越 

中国化石能源较丰富,地下能源禀赋决定了能源消费结构以煤为主,石油、天然气和新能源占比较小。


2021 年,煤炭在中国一次能源消费中占比达 56%,石油消费占比 18.5%,天然气消费占比 8.9%,新能源消费占比 16.6%,形成以煤炭消费为主“一大三小”的能源结构。 


在碳中和的目标和愿景下,中国不同能源被赋予了新的战略定位:煤炭的开发条件可以适应能源需求变化,不仅具备安全“兜底”的保障责任与任务,更扮演了长远能源战略“储备”的角色;石油的消费水平虽然在中、短期仍会维持稳定增长,但将在未来回归原料属性,在国家能源安全和民生需求方面,分别发挥保障“急需”和稳定“基石”的作用;天然气凭借低碳、稳定、经济的特点,在节能减排过程中不可替代,对国家能源安全发挥“保障”作用,且与新能源具有“共生共荣”的特点,具备最佳“伙伴”作用;新能源在能源保供和国家能源战略层面具有“接替”作用与“主力”作用。 


未来在中国实现碳中和的目标时,新能源将在能源消费中占主导——从目前化石能源占比大于 80%,努力争取到 2060 年形成新能源占比 80% 以上;我国能源消费结构将由现阶段“一大三小”(“一大”为煤炭,“三小”为石油、天然气、新能源)完成向“三小一大”(“三小”为煤炭、石油、天然气,“一大”为新能源)的跨越。 


力争实现以新能源为主体的“能源独立” 

当前,全球能源转型处于重大发展机遇期,新能源的蓬勃发展将与传统化石能源转型相互配合、形成合力,是中国“能源独立”时代到来的唯一路线和必由之路。中国已经位于全球能源消费国首位,同时也是世界第一大能源生产国和碳排放国。


“总量大、不清洁、不安全”是我国能源体系的重要结构特征,因此中国“能源独立”战略无法短时间内一蹴而就,而需要系统性、可持续性、稳定性的战略方针。中国“能源独立”以“洁煤稳油增气、大力发展新能源”为思路,可分“3 步走”实现多种能源互补 。


2020—2035 年,传统化石能源依然被作为主要能源,与此同时对新能源发展加快提速。依靠化石资源保障能源供应,同时把握新能源技术革命方向,突破新能源快速发展瓶颈实现该阶段中国“供给安全”。


2035—2050 年,实现新能源与煤炭、石油、天然气等传统化石能源协同发展、并重发展。该阶段工作重点是“调结构、建氢能、争自主”,加快调整使一次能源消费结构趋于合理,依靠“国内生产+海外权益”模式实现“生产自主”。


2050年之后,实施“新能源科技革命和颠覆性技术实现”路径,力争全面实现新能源生产和消费占主导。煤炭和油气等化石能源消费实现全面降低,产量规模和低廉成本支撑新能源成为能源消费主体。


该阶段工作重点是“稳结构、新能源、争独立”,依靠“新能源+智能源”在“能源自主”基础之上,力争实现“能源独立”。 


中国新能源地位与使命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地球作为人类共同的、唯一的家园,需要各国团结合作来应对诸多环境问题和挑战。


中国政府承诺实现碳中和,新能源在实现碳中和发挥主导作用,将推动中国能源消费格局实现“4 个 80%”的转变:2021 年,我国含碳化石能源消费占比 80% 以上(占 83%)、能源 CO2 排放占比 80% 以上(占 86%);到 2060 年,我国非碳新能源占比 80% 以上、CO2 排放减少 80% 以上(从 105 亿吨下降到 20 亿吨左右)。


碳中和下新能源被赋予新定位,代表了世界能源转型的方向、能源科技创新的前沿、能源强国建设的主力、绿色地球建设的动力。 


从资源类型的角度,新能源是一种可再生的清洁能源,而在中国提出碳中和目标后,新能源成为实现碳中和的重要战略;同时,新时代还赋予新能源新的使命,即能源转型的使命、能源安全的使命和能源独立的使命。


新能源助力碳中和社会建设 


人类社会的发展得益于良好的地球环境。当人类的索取超过了地球的承载能力时,地球的生态环境将会崩溃,人类也会因为丧失唯一的家园而走向灭亡。建设碳中和社会就是为了阻止这种可怕后果,并找到恒久维持地球生态的良方。 


碳中和学指出,碳中和的终极目标是建设“绿色地球、宜居家园”,实现人类与地球和谐共生,建成碳中和社会。 


碳中和社会 

碳中和社会是人类社会历程中的一个阶段。如果人们通过努力实现了地球生态圈的碳中和,那时的人类社会才能被称为碳中和社会。人类社会的要素中与碳中和直接相关的主要有社会思想、社会行为和社会秩序。


 (1)社会思想。在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社会思想也同样在不断演变。从最初对自然的敬畏演化到轻视与“肆无忌惮”,再进一步回归敬畏,这是人类社会思想变化的整体路径。


人类对地球生态的破坏,起初是出于无知,随着科学技术的广泛运用逐渐演变为傲慢。碳中和也是一种“亡羊补牢”的措施,是人类从傲慢中醒悟之后采取的保护共同家园的现实行动。 


(2)社会行为。工业文明社会当中人类的种种行为造成了自然界碳循环失衡,包括过度生产、扩大需求及过度消费等行为。要彻底解决气候变暖问题,不仅要控制生产过程与社会活动本身的碳排放,还必须改变过度消费与过度生产等社会行为。


 (3)社会秩序。循环经济和有限生产,可以在减少整个社会的劳动总量的前提下,维持社会正常运行;文化传承、科学研究与体能强化将成为普通民众的日常必修项目,人们将有限的体力和智慧投入到促进社会发展的文化传承、科技进步和个体健康当中,使人类文明在有限资源条件下更快向前发展。这些社会秩序的重构,是人类在仅有一个地球家园提供资源的条件下保持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也是未来碳中和社会稳定发展的基础。


新能源助力碳中和社会建设 

地球是人类唯一的家园,人类社会活动造成的碳排放已对生态圈造成影响,每一个人都对碳排放的增加负有责任,恢复地球清洁大气构成也需要每一个人都付出努力。


建设碳中和社会是人类拯救地球、拯救人类文明的壮举;建立碳中和社会秩序,弥补以往对地球造成的破坏,需要每个人、每个企业、每个国家的认同和付出。碳中和是保证地球家园拥有清新的空气、宜人的温度、旺盛的生机、清洁的空间的基本条件。


实现碳中和目标的关键点在于能源结构转型。碳中和目标下,碳基能源向非碳基能源跨越,能源体系将加速向低碳化、零碳化转型,化石能源逐步由主体能源过渡为保障性能源,新能源将逐步成为主体清洁能源 。 


碳中和战略目标加速了新能源时代的到来。发展新能源是实现碳中和社会、建设绿色宜居地球的关键,当整个人类社会都被纳入碳中和体系,我们将重新获得并长久拥有一个“绿色地球、宜居家园”。